還有人沒用過外送平台嗎?

有! 那就是我。

我先來分析一下整個外送產業鏈中的四個角色的利弊: 使用者、商家(餐廳)、平台(foodpanda/uber eats)、外送員。

先說【使用者】。foodpanda台灣總經理正好是我認識的朋友,他在2016年就加入foodpanda(當時公司還不是現在的富胖達,而是明恩資訊),但始終感覺他們當時業務推展很慢,也似乎遇到推廣上的困難。直到2020年因為疫情才讓外送產業開始爆發性成長。關鍵就是疫情讓人們不能出門或不敢出門。所以你說台灣這種地小人稠的地方真的需要外送嗎? 我下樓走幾步路可能就有好幾家餐廳可以選,就算不用走的,騎車或開車幾分鐘之內也一定有餐廳可以選。

所以為何疫情前人們不會因為[懶]而使用外送,疫情後就會比較懶? 其實看起來不是因為人們懶得下樓才使用外送,而是一場疫情讓人們習慣了[懶]。

那麼為何我還沒使用過任何外送? 不會因為我不懶,而是我發現懶惰的代價太高了。外送費用佔一份餐飲的比例實在太高。我不是沒有錢,而是不願意花如此高的代價去使用外送服務。我也看到很多年輕人,一天叫了數次的外送,所花的外送費可能是我食用兩餐的價格了。這基本反應年輕人對買房和未來已經放棄希望,所以寧願把錢花在這種[小卻幸]上。

我認為外送服務絕對有其必要性,哪種人最適合使用呢? 就是那些無法出門或無法移動的人。例如必須照顧小孩無法離開的爸媽或是雙腳不方便的長者等等。

再來看【商家(餐廳)】。一家餐廳成本比例食材40%、房租水電10%、人事20%,這些至少就70%了。結果外送平台要抽成30-35%,所以是要讓餐廳做公益嗎? 所以餐廳後來的應變方式就是加價,將成本轉移到使用者身上。或是外送的菜單和內用不同,但這點已經被外送平台禁止。所以後來只能開發[外送專用的品項]。這也是不少名店怎樣都不和外送平台簽約的原因。

電商的最後一哩路[物流]的確是很高的成本,但看起來似乎有時候又是不得不的選項。所以如果你的店夠大,鼓勵你自建外送系統或點餐系統。例如麥當勞、必勝客或全聯等。否則你微小的毛利還要大部分非給外送平台,等於在幫人打工。

再討論一下【平台】。講了這麼多的缺點,似乎外送平台一無是處。倒也不是,外送平台確實能提升商家的營業額(但有可能降低毛利或負毛利),根據Uber Eats資料,它們能幫一家店在短短時間內增長數倍的營業額。另外對社會責任來說,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外送員)才是目前看來外送平台對社會最大的貢獻。當然,很多人也批評它們剝削外送員的獎金和不提供高額交通意外保險等。

最後討論一下【外送員】這個角色。早期的外送員確實享受初期紅利,也就是沒有這麼多加入者跟你競爭,所以你只要願意勤跑,一個月收入10萬以上是有可能的。但隨著平台降低每單獎金,以及越來越多人加入外送行列之後,現在已經很難跑出單月10萬以上的收入了。但我認為年輕人真的不應該加入外送員行列。不是因為危險,而是因為沒有辦法累積任何技能和經驗。我大學時也曾在快遞公司打工過,當時每單的收入和公司7/3分,確實是一份賺快錢的機會,但唯一累積的技能就是熟悉各地區的街道地址(當時還沒有智慧手機,當然也沒有Google map)。你說去澳洲打工至少學會剪羊毛或摘水果,去熊貓做外送你學到什麼? 還是你要做外送30年?

綜上所述,我目前沒有註冊過任何一家外送平台,也沒叫過外送,而且以後應該也不會!

外送平台

錢多事少真令人羨慕?

昨天有個朋友M君約我吃飯,他說找我的目的是,想問我有什麼項目可以讓他做。因此我很好奇問了一下他現在的工作內容。

M君說他的主管C君會將部門的工作承攬下來自己做完,所以M君說他已經兩年沒有做公司的事了。那我就更好奇問他,你在公司都做些什麼? M君說,C君自己有開另一家公司做其他專案,然後邀請M君和其他同事一起做C君公司的專案,並且也支付他們費用。這也就是為何C君會將部門大部分工作承攬下來自己做完的原因。

而M君在公司本身就領了還不錯的高薪,然後又不用做公司的事。而他幫C君做的其他專案工作量也不大,所以他會覺得沒事做很無聊。

聽完了M君的故事,大家應該非常羨慕M君。本身公司領了高薪沒事做,然後又做其他副業專案,事情不多又能領另一份收入。事實則不然,M君非常苦惱年紀輕輕就過著如此悠閒(無聊)的日子,人生似乎少了奮鬥的目標。所以其實他很想積極的找些什麼事情來做,不然他說他可能會過不下去。

以我自己的經歷來分享,年輕時最好能多做,年紀大了才有機會少做。以M君30出頭的年紀,錢多事少對他來說並不一定是好事。因為要是哪天有個變數,例如公司收了或少了C君,那他會不會由奢入儉難,無法再習慣正常工作量及領取正常收入的生活。

如果你現在正好年少得志,領個高薪卻無所事事,最好還是未雨綢繆,離開這樣的舒適環境吧!

別對老闆忠誠,因為隨時可能換人

職場上很多老闆(或主管)會認為不需要花精神培養部屬,因為他可能隨時離職。其實換個角度看,員工也不一定要對老闆(或公司)忠誠,因為公司也能隨時易主。

最近出現一則產業新聞引起我的注意。10年前我曾在一家以金融客戶為主的系統服務商寶碩財務科技公司(股票代號5210)服務過。本月初該公司正式被一家經營二手車的商人入主,新老闆也將公司轉型為綠能能源服務商。其實今年該公司許多老臣和高階主管都已紛紛離職並換成新老闆帶進來的人。其實我有些驚訝,因為原董事長其實是大型券商創辦人的二代公子,也不缺錢,如果沒有被惡意併購,應該就穩穩地做下去。而該公司許多老臣和高階主管也都跟著老闆在公司服務超過20年了。

整理一下我服務過的公司,竟然也有超過一半被易主過,而且還有不少是新老闆除了將公司名稱換了,連經營的內容也和原公司完全不相關。

1999年我加入捷泰精密工業公司(股票代號6165),原從事消費性電子產品之連接器、無線遙控器及連結線之加工及銷售,於2020年收購旭瑞文化傳媒及「浪LIVE」直播平台並出售連接器業務後,轉型為直播平台服務商,而且公司改名為浪凡網路科技

2001年我跳到另一家一樣做連接器的廠商力瑋實業公司(股票代號5398),結果後來公司也是被易主,而且轉為生技產品,公司也被更名為慕康生技醫藥公司

這幾家公司普遍有幾個共同點。(1)上市櫃公司 (2)股價低 (3)資本額不高 (4)獲利不高或連續多年虧損。因此對於有意借殼上市的商人,只要在公開市場花一點錢就能入主一家現成的上市櫃公司。所以不要以為你在上市櫃公司上班,就能穩穩地跟著老闆一輩子做下去,哪天公司董事長換人,所有高階主管都會換一輪,更有可能公司改做你完全不懂的生意。所以隨時讓自己保持在不斷學習新事物,隨時保持戰鬥狀態,即便公司老闆換人當,換賣新產品,你也才能像變形蟲一樣隨時適應新環境!

借殼上市

給香蕉就只能請到猴子!

我住的社區最近重新甄選物業管理廠商,最後由一家【最低價者】得標。大概五年前我曾擔任管委會的委員,每個月都參加一次管委會的月會。得知物業管理公司派來的保全員(大多是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薪資都只有在最低工資以上一些,當然確實有點驚訝,因為我們公司的剛畢業的業務助理的薪資可能都比這些年紀大上一倍的保全員還多。

最近三年社區已經發生兩任物業管理公司的總幹事監守自盜數十萬款項而被開除的事。而社區居民也屢屢投訴保全員上班時間睡覺或沒有盡忠職守的情形。有趣的是每次住戶大會要大家管理費每坪漲5元以支付更多應付帳款時,大多數居民都反對,殊不知我們社區的管理費只有50元/坪(幾年前才40元/坪),我相信這數字絕對遠低於全國各社區管理費的平均數。以一個300多戶的社區,每個月付給物業管理公司區區一點點錢,卻想要豪宅那種高水準的管理標準,然後要你多付一點管理費卻抵死不從。

為了避免公共工程的品質低落,最近不少政府標案也開始從【價格標】(最低價者得標)改為用【最有利標】(品質、價值最高者得標)。同樣的,當我們社區的居民要求保全員的服務品質和道德素質,卻只能付比社會新鮮人還低的薪資水平給保全員。因為不滿現有的物業管理公司服務品質,所以重新招標找尋新廠商,結果還是用【最低價格者得標】邏輯選商。雖然最低價格不一定是服務品質最差,但我相信你只給香蕉,絕對無法請到獅子,而是猴子!

電商開店平台怎麼選?

目前市場上開店平台一大堆,例如Shopify · 91APP · SHOPLINE · Cyberbiz · meepShop · WACA · QDM · Easystore 等,網路也有很多各種開店平台的優缺或功能比較表。最近有個醫美客戶來找我,我跟他說各種平台或解決方案沒有好壞,只有合不合適,所以你應該找一個最合適的,而不是所謂功能最好的或價格最便宜的。

我跟客戶簡單分析現有主要開店平台的優勢與劣勢,讓他自行評估是否合適他們產業及公司經營現況。

  • 金流與抽成

以91app和cyberbiz為例,皆採代收付。所以平均兩周你才會收到貨款。但若是自建平台或採用如shopline這種可自行與銀行簽約者,撥款週期約2-7天。且採代收付模式的話,就算你是交易量再大的公司,金流手續費率也沒辦法自己談。

另外,抽成的部分,91app牌價是5.5%。Cyberbiz是5%。很多客戶都反應,當他們業績做大時,抽成的金額的確很可怕。例如年交易1億,就要付約550萬的抽成費用。這樣的費用都可以客製一套還不錯的系統了。

  • 功能與介面客製

SaaS平台最大的優點是功能模組皆以定義好,所以很快速可以導入,也不需要需求訪談或規劃功能。但同時對某些品牌商來說,卻是缺點。因為所有的功能都不能改,只能將你的需求配合系統功能調整,不能依照你的需求調整功能和介面欄位。

對某些品牌來說,更麻煩的是版面設計都是公版,你的品牌再大,只要使用SaaS開店平台,你的UI就只能和別人一起穿制服,無法傳達獨有的品牌精神與創意。

  • 會員

許多品牌商本來就有自己的會員系統,但通常SaaS平台會希望以平台會員為主要載體,並以其他渠道蒐集的會員資料為輔,再將其匯入電商平台。而且某些資料或功能,SaaS平台並不一定開放API做資料同步。這對於有許多不同渠道取得會員資料的品牌來說,會有不小的困擾。

  • OMO

現在許多開店平台都會強調OMO功能。以91app為例,其OMO功能主    打為店員幫手機制,且以自有app為主要介面。最大缺點是客人不一定願意下載品牌app,即便下載了也是為了取得折價券,通常使用後即卸載。

現在最好的OMO工具其實是LINE,以LINE messaging API為基礎的應用程式,讓客人不需要另外下載app。但現在很多開店平台以第三方服務商應用外掛串接導入為主,例如漸強、雲發(super8)、Omnichat,而不是自己開發的LINE OA方案。

  • 其他非銷售功能

這點非常重要,因為很多品牌商的官網並不是只有銷售功能。以我們醫美客戶來說,他就希望在網站提供預約諮詢服務,但這種客製化的web based功能,在所有的開店SaaS根本就做不到。

有些線下店家如果想提供服務紀錄查詢、線上研討會或報名等功能,這些在開店平台上也做不到。 所以我說,品牌商在選擇電商或開店平台,應該先了解你的需求有什麼,然後選擇最合適的方案,而非最好的或最便宜的,否則開通帳號後才發現你要的什麼都不能、什麼都沒有,豈不是勞民又傷財!

電商開店平台

「這麼多年工資漲沒漲?有沒有認真工作?」

這句話是大陸直播帶貨主李佳琦最近非常火的一句話。相關新聞可自行搜尋。今年是進入職場第26年,對於這句話有不同的看法。

剛出社會時,我遵循教科書告訴我們的只要認真工作,你就能升職並調漲工資,就像李佳琦說的。我曾在一家互聯網公司待了8年,也的確如上所述,8年間認真工作,總共被老闆調了四次工資,最後的數字比剛進公司時的數字高了76%。所以那時候我也一直告訴身邊的伙伴、同仁,只要認真工作就可以跟我一樣一直被調薪。

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原來我這樣的經歷只是非常幸運的特例。而且我發現身邊越來越多是領著很高的工資,但卻沒有認真工作的案例; 或是非常認真工作,卻始終沒被調漲工資的一群人。

運氣和命運有時更是掌控你工資的關鍵。T君是我以前的主管,職場運非常好。因為跟對老闆,T君始終能位居高位領著近300萬的年薪,但上班時間看他都看看股票、上網閒逛。因此T君所帶領的事業部也理所當然一直沒有賺錢,當他的事業部被裁撤時,公司又調他到另一個事業部繼續領著一樣的高薪。

你說,這麼多年工資沒有漲,只是因為沒有認真工作嗎?

別人的一小部分,卻是你的全部

有個朋友說她上週某一天中午搭高鐵到桃園跟大學同學吃飯,購買自由座票價125元/人,台北到桃園時間約17分鐘;傍晚從桃園坐機捷回家,票價160元/人,花費時間約1小時30分鐘。

請問,下次你從台北到桃園時,會選哪種交通工具? 高鐵還是機場捷運?

我們來看另一個案例,momo為了成為綜合電商龍頭,近年積極投入書籍的商品類別販售,2022第四季開始打價格戰,新書79折,特價66折。這和一般書商或博客來的新書79折有不小的差距。結果造成博客來開始出現單季虧損。

如果你是博客來,不跟進66折的話,消費者可能就開始轉向momo購買。若要跟進價格戰的話,就只削減毛利。所以2023第一季虧損七百多萬(註:往前算五年第一季獲利都有一億,向來是統一超的小金雞)。對momo來說,書籍只是它上百個品類中的一項,就算不賺錢,也能從其他地方賺回來。但書籍銷售佔博客來65%以上,削價競爭等於砍了它的命脈。

而台北到桃園只是高鐵整段路線的一小部分,但卻是機捷的全部。除非你的目的地是機捷路線中的某個站點,否則台北到桃園這段路線,無論是價格或時間,根本不是高鐵的對手。

所以當你的產品或服務是你的全部,但這全部卻只是競爭對手的一小部分,那你就要認真的檢視現有商品服務的價格與品質,不然你就要思考提供更多元的商品或服務,否則被市場淘汰可能很快就會出現!

圖片取自台灣高鐵臉書

我的櫃台到底能放幾個 QR code立牌?

台灣的電子支付從2015年開始發展,到現在8年了,也終於看到金管會要推動重大改變了。電子支付常見的交易模式就是消費者掃描QR code或出示QR code讓商家掃描。常見未串接POS機的商店就是擺放QR code立牌讓消費者掃描,如果這個商店簽了四家電支業者收款,那麼他小小的收銀櫃檯前就要放四個QR code立牌或貼紙。店家為了不想擺放過多的QR code立牌,因此通常除了街口和LINE pay以外,不想和其他使用者不多的電子支付業者簽約。

其實在五年前(2018),當時我還在電支產業服務時,金管會就想要推動「電支跨機構共同平台」,但一直到2021年10月,電支帳戶間款項互轉才完成上線,但共用QR code卻到目前尚未完成。

先說明一下何謂共用QR code。目前你到商店結帳時,如果櫃檯擺放街口支付的QR Code,你就必須街口App進行掃描付款,不能開歐付寶或LINE pay一卡通的App掃描。但共用QR code上線後,你到商店消費結帳時,只要開啟手機中常用的任何一家電子支付App,就能掃描商店的共同QR Code來付款。

這代表甚麼意思呢? 也就是特約商店共用,白話文就是電支業者簽約的客戶(特約商店)提供給其他電支業者的使用者共用。舉例來說,全盈+PAY現在簽約的商店數很少,街口支付已經簽了30幾萬家商店,若某連鎖A商店,以前只和街口支付簽約,沒和全盈+PAY簽約,消費者只能開啟街口APP付款,但共用QR code上線後,全盈+PAY的使用者也可以到街口支付已經簽約該連鎖A商店以全盈+PAY付款。

聽起來就是商店簽約數少的商店可以佔街口支付和LINE PAY一卡通的便宜,因為它們兩家已經簽了3、40萬的商店可以分享給那些簽約數少的電支業者。這樣誰還要努力去簽約商店?

因此現階段加入此「電支跨機構共同平台」購物共用QR code計畫的只有歐付寶、全盈支付(全盈+PAY)、簡單行動支付、橘子支付、愛金卡icash Pay等5家商店數和使用者數較少的業者,不包含最多店家數和使用者人數的街口支付、LINE PAY一卡通(一卡通MONEY)、全支付、悠遊付。

那該怎麼解決呢? 其實很簡單,套用信用卡的模式就好了。收單行和發卡行都能有合理的手續費分配即可。例如你申請了玉山銀行信用卡,當你到遠百消費時,你不用擔心遠百不收玉山信用卡,因為遠百的收單銀行是遠銀,透過國際刷卡機構的清分算,消費者付款給玉山銀行,玉山銀行將款項透過清分算機構付給收單的遠東銀行,遠東銀行扣除手續費後撥款給遠百。手續費就分配給玉山(發卡行)、遠銀(收單行)還有清分算機構。

簡單說,負責拓展商店並和商店簽約收單的電支業者(信用卡中的收單銀行)應該分配最多的手續費,至於搭便車的小型電支業者(信用卡中的發卡銀行),只有招募電支會員(發信用卡),並沒有花精神布建特店通路,當然分到的手續費較少。只是這個分配比例可能還有得談!

你的價格彈性決定你能不能漲價!

在新冠疫情後,全球都面臨通膨的龐大壓力,尤其在民生消費產業更是明顯。我經常在住家附近的某A連鎖早餐店用餐,因為乾淨、價格合理(還不到便宜)、還不難吃(也不能說極美味)、離家近(走路約1分鐘),最重要的是可以使用app預約點餐,這點讓我非常愛用,因為出門前訂餐付款,到店時直接享用。

而年初雞蛋缺貨事件後,該A連鎖店開始調整有雞蛋的品項產品價格,這讓我在點餐已經有點卻步,因為它已經從價格合理變成【略高】。但因為點餐及用餐的方便性讓我尚未改變我的消費行為。

而昨天當我打開A連鎖店app要點餐時,發現平常經常點選的品項又再漲價了,等於是一年內第二次漲價,所以其價格已經從【略高】變成【頗高】。於是當下我只好離開A連鎖店app,改點另一家距離稍微遠一點(走路約5分鐘),但價格便宜、還算好吃的B連鎖店。只是B連鎖店沒有獨立的app,而是建構在LINE OA下的雲端點餐系統。但價格的差異願意讓我接受這一點點的不方便。

早餐店本來就是戰國時代群雄競爭的市場,大部分的早餐店*價格彈性都大於1,也就是價格異動1%,銷量變動會大於1%。而A連鎖店雖然有品牌和距離優勢,但只要價格彈性大於1,漲價勢必會流失較多的客人,除非你有獨特的競爭優勢能讓你的價格彈性小於1,你才能放心的漲價。

每個企業或品牌經營者都要去思考,那個能讓你的顧客死忠黏著你,即使你調整價格也不會輕易離開你的產品或服務,這樣才能避開價格競爭,A連鎖早餐店就是最好的例子啊!

*身為經濟系畢業的我,簡單說明價格彈性(price elasticity):是衡量由於價格變動所引起數量變動之敏感度指標。

公式是:價格彈性=需求量變動的百分比/價格變動的百分比。例如,某物價格變動的幅度是1%,引起需求量變動1.5%,則價格彈性就是1.5。

當同事在辦公室對你大吼大叫

我曾負責營運公司的電商平台,平台的電子發票是串接外部的電子發票加值中心,而此加值中心程式常常有問題,而導致收到平台訂單後卻沒有開出發票。有一次又發生有訂單沒被開出發票的事,資訊部主管A君就跑到我面前對我大聲咆哮: 「你知道發票沒開出,會有什麼問題嗎? 這責任要誰負? 你負責嗎?」。

而我並沒有回A君什麼,任他在那邊狂吼,因為(1)沒開發票是這家加值中心的問題,和我平台有何關係? (2)就算電商平台有問題,也是要找我們委外的平台維護廠商,和我營運端有何關係? (3)說實在的,這種系統串接出問題,資訊部不是應該出面協助處理嗎? 和我電商營運有何關係? (4)這家電子發票加值中心也不是我去找來的,如果資訊部覺得有問題,就換一家啊,和我有何關係?

20多年前我曾在一家小型的上櫃的電子連接器廠商當業務,當時公司的總經理就是何春盛 (曾任研華、大同總經理,其他可以自行Google)。有次有個客戶打電話給我,然後談到一個交易條件始終無法達成協議,客戶就說他認識總經理,請我將電話轉給總經理。我想這樣僵持下去也不是辦法,於是我就將電話轉到總經理秘書的分機。沒多久之後,總經理秘書也跑來我面前咆哮,說什麼我怎麼可以隨便將電話轉給她之類的。好啦,也許確實不應該直接將電話轉給秘書,但也不至於對我公開大聲吼叫吧!?

後來何總知道後,還把我叫進他辦公室安慰,請我不用將秘書的事放在心上。他跟我說: 「別人說你不好,你不用回他,做給他看證明你的好就可以。」

不知道你是否也遇過同事在辦公室對你大吼大叫,或是當面大聲指責? 記住,「別人說你不好,你不用回他,做給他看證明你的好就可以。」